>>下载安装帮助指南
点击更换验证码 换一个
早:盯这个关键位支撑

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11-19   查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险资配置新动向:加码股票和基金 债券占比环比下降】2025年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保持增长,险资继续增持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的配置占比有所下降。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合计3.62万亿元,规模和占比均较二季度末进一步提升;此外,人身险公司的债券配置占比环比下降,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银行存款配置规模和占比均环比下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对股票的配置规模和比例均有所提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3.41万亿元,环比增加5394亿元,占比升至10.12%(二季度末占比8.81%);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2086亿元,环比增加131亿元,占比升至8.74%(二季度末占比8.33%)。此外,保险行业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规模和占比也有所提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余额分别为1.78万亿元、1964亿元,环比分别增加2989亿元、127亿元,占比分别为5.26%、8.23%。以此来计算,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余额合计增加8641亿元。来源:财联社

 

【瑞银:预计明年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 股价表现更多由盈利驱动】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2026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MSCI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100,较当前有14%的上涨空间。王宗豪称,创新领域的发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财政持续扩张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充足,以及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金流入将继续支持市场。不过,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像今年那样大幅提升估值倍数,预计2026年股价表现更多将由盈利驱动。王宗豪预计,中国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将增长10%,由反内卷措施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所拉动。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同时移除高股息股,因其收益率降低,随着明年全球增长改善,加入看好部分“出海”股票。全球AI相关股票的回调可能会拖累中国科技股,但一些因素或能缓解这一影响,中国与全球AI股票的相关性低于韩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科技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不太可能受到任何全球科技行业放缓的影响,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仍低于全球同业。来源:财联社

 

中金公司:尚未看到A股牛市顶部信号 建议维持超配】中金公司研报称,中国股票继续受益于AI科技浪潮与流动性宽裕,估值合理,虽然可能年末波动增大,但尚未看到牛市顶部信号,建议维持超配,内部风格更均衡。同样看多逻辑也适用于美股,但美元贬值周期中美股弹性偏低且存在高估值担忧,追高风险大,建议标配。虽然中国利率中枢仍有机会继续下行,但中债估值偏贵,上涨空间有限,建议低配。美债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但中期面临通胀和债务风险,维持中性标配。商品既能对冲黄金与股票趋势改变的风险,又有流动性宽松后的补涨逻辑,建议从低配上调至标配。黄金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与货币秩序重构,但估值偏贵,建议维持超配,减少追涨杀跌操作,逢低增配。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低开低走、明显下跌的走势,成交量继续处于萎缩状态。活跃市值冲高回落、同步明显下跌继续创阶段新低,资金有明显的离场动作。

 

    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股指承接前两日的调整走势继续低开低走、震荡下跌,多空资金净流出248.73亿元,这是近一个月以来资金较大流出量,短期资金获利了结动作有所加大。近期市场的调整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点:技术上,4000点距离6124点和5178点连线的下降趋势线较近;第二点:政策上,当前处于政策真空期,关键位置资金进场积极性不高;第三点:基本面上,10月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明显下滑,进一步影响资金的做多积极性;第四点:近日中日关系紧张,地缘政治不稳加大资金的避险情绪。短期股指连续调整已经跌破5日、13日成本均线,其中13日成本均线是8月份市场运行以来重要的支撑均线,短期跌破之后不能快速修复,股指震荡的空间可能会加大,不排除会考验34日成本均线,以及8月底至10月底的震荡箱体上沿(3900点一带)支撑的可能。从优化布林线指标来看,股指触及“中上轨”位置后回落,目前中轨位置被跌破,中轨位置是波段趋势的分水岭,也是多方的重要防守位置,短线趋势开始转弱。从该指标来看,第一技术支撑位置在“中下轨”位置(3915点左右),第二技术支撑位置在下轨位置(3870点一带)。综合各项技术指标来看,3900点一带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一旦3900点位置被跌破,市场可能会出现恐慌盘,届时可能会出现技术上的超卖特征,紧盯资金流向做好低吸的准备。政策导向上,新政策预期的提升,需要等到12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政策的新定调。同时,近期管理层定调强化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市场机制建设,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虽然近期超预期政策落地预期不高,但中期政策的稳定和延续性对市场中期走势起到稳定的作用,中期走势仍是稳定为主,调整中不宜过分恐慌。从0Z指数走势来看:股指震荡下跌,跌破5日成本均线,全市场下跌个股家数和上涨个股家数超3:1,多空资金净流出460.89亿元,对比上海市场资金流向来看,中小市值和蓝筹股资金均有一定的获利了结动作。从短期结构牛指标组来看:马股比例开始小幅抬升至60%左右,牛股比例开始小幅拐头向下至27%以下,熊股比例总体处于低位徘徊状态,说明市场做空动能主要来自近期涨幅较大的强势股上。当前操作上应采取稳健策略应对,不宜激进追涨,总仓位控制在六成左右,底仓持股为主,浮动仓位紧盯个股的资金流向和决策信号做好仓位的动态调整。

 

    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12个板块资金净流入,58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进场积极性明显下降。其中计算机应用、传媒服务、元件、电子半导体、白酒、光学光电子、通信设备、网络与通信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电气电源设备、化学制品、金属非金属新材料、普通有色、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设备、贵重金属、航空军工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并且流出力度较大。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近期较为活跃的新能源光伏,化学制品、有色、贵金属等周期类,以及前一日活跃的军工等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前期有所调整的人工智能应用端、芯片半导体,部分消费等板块上。总体上来看,资金风险偏好明显降低,前期和近期强势股资金有明显的获利了结动作。由于相关板块中部分个股前期炒作相对充分,短期仍有震荡的空间,部分板块的短期成本均线支撑力度相对较弱,应关注长期均线,如无穷成本均线位置的资金流向判断杀跌动能的减弱情况。同时,盘面上,近期提醒的“炒地图”、“炒名字”方向在部分个股停牌核查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分歧,高位抱团品种风险在增加。由于科技成长、周期类、消费类板块均有一定程度的轮动,短期相关板块短期如有活跃,更多是短线机会,整体上行空间有限。前期强势板块机会的再度出现,可能需要等待部分板块出现技术超跌状态和资金的回流。近期选股上应以防御性配置为主,继续坚持“避高就低”原则,不宜盲目追涨。中期机会上,市场从前期的流动性推升行情会向业绩基本面驱动的行情演变,中线选股上应继续聚焦上市公司业绩和中线资金的配置方向,对于全年业绩增长较为确定、估值合理,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外资以及牛私募进场、尚未大幅脱离成本的个股要重点挖掘和配置。短线机会上,对于前期大涨的主线机会应等待相关板块出现技术性超跌走势、多空资金明显回流后可适当关注。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