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下载安装帮助指南
点击更换验证码 换一个
早:振幅或加大 操作要稳健

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11-17   查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文章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文章指出,要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章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加快推动作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收入基本依托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来源:财联社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据央视新闻,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要优化项目审核,更加注重创新要素投入、无形资产投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同步做好资产管理、后续运维等工作。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发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持续拓展新的消费增量。要积极支持企业扩大特色、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加快安全、性能、绿色等标准更新升级,完善认证体系。要围绕细分市场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发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厂,推动生产高效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要。要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来源:财联社

 

【吴清:着力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制度更加包容、更具吸引力】近日,中国证监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作宣讲报告。吴清强调,“十五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证监会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理解和把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落实金融系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抓紧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着力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制度更加包容、更具吸引力,上市公司质量更高、价值更优,监管执法更加有效、更具震慑力,开放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更严、更实,为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十五五”目标任务积极贡献资本市场力量。来源:财联社

 

【文化和旅游部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外交部11月14日发布出行提醒: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发生多起在日中国公民遇袭事件,部分案件迄未侦破,中国公民在日本安全环境持续恶化。近日,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文化和旅游部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已在日中国游客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驻日使领馆寻求协助。来源:财联社

 

【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A股仍存上行空间 新质生产力与战略资源或是投资主线】 日前,中信建投证券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本次会议以“革故鼎新、质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交易所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投资者参与。在会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团队发表了对2026年的展望。与会分析师普遍认为,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实现质的提升,A股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基本面改善的双重驱动下延续慢牛格局,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战略资源等领域将孕育丰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来源:财联社

 

【中金:银行股高股息投资价值仍然突出】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6年医药投资趋势,无论是中国医药企业在创新领域的集中兑现,还是政策端出台支持创新药械、优化集采、推动商保等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医疗健康产业的内外因催化因素都有望延续,医疗健康产业开始逐步重新回归到临床价值和需求导向的市场价格定价体系,带来稳定且持续的国内医药市场环境和长坡厚雪的发展主基调,上市公司也有望迎来持续且稳定的业绩增长趋势,带来行业成长确定性的贝塔。医药行业将是有望继续维持超配的行业,建议从横向维度上,建议2026年围绕以下几条主线进行布局:1、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在反内卷的国内政策环境下,关注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出海的相关标的;2、自主可控;3、新政新气象——受益于集采优化、医保三个支付、消费刺激政策和国企改革的相关标的。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上周沪深主要股指呈现冲高回落、窄幅震荡走势,成交量总体处于萎缩状态。活跃市值震荡下跌、创阶段新低,走势较弱,资金整体进场积极性不高。

 

    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股指反复围绕4000点整数关口震荡,并且多次易手,成交量总体处于萎缩状态,可以看出近期资金整体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目前4000点是心理重要关口,技术上距离6124点和5178点连线的下降趋势线(4100点左右)较近,重要技术关口资金有一定的观望态度。第二点,前三季度GDP增速5.2%,超市场预期,市场对四季度经济政策出台的急迫性和力度预期降低,政策整体处于真空期阶段;第三点,上周公布的10月份经济总体处于下滑状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增速创新低。第四点,中日关系紧张引发资金的避险情绪。总体上,中期政策层面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但近期政策没有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经济数据下滑和外部因素会影响短期股市运行节奏,也加大了4000点整数关口的多空争夺激烈程度。上周五股指冲高回落,走势“阴包阳”走势,对短期市场信心有一定的挫伤,同时5日成本均线失守,多空资金净流出96.33亿元,短线资金有一定的畏高和获利了结的动作,短线股指可能会考验8月底以来对股指震荡上行起到稳定支撑的13日成本均线,如果该位置失守市场震荡的幅度会加大。从优化布林线指标来看,股指上攻中上轨位置后回落,目前考验中轨位置支撑,中轨位置是波段趋势的分水岭,也是多方的重要防守位置,如果有效跌破,不排除股指会考验中下轨位置的支撑(3920点一带)。同时,管理层定调强化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市场机制建设,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稳经济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虽然近期超预期政策落地预期不高,但中期政策的稳定和延续性对市场中期走势起到稳定的作用。目前市场围绕4000点的震荡走势,形态上是对8月底到10月底平台突破后的震荡走势,3900点上沿位置有一定的支撑。在重要技术关口,以及政策真空期阶段,股指会围绕3900-4100点强势震荡。从0Z指数走势来看:股指创出新高后再度震荡,上周五多空资金净流出270亿元,显示前高位置资金仍有一定的分歧。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市场连续小幅修复之后,再度临近2019—2022年大平台位置,该平台有较强的技术和心理压力,能否突破需要政策和基本面逻辑的进一步强化。在政策真空期以及成交量总体萎缩的市况下,短期板块、个股普涨突破的可能性不高,板块和个股仍会高低切换、快速轮动,股指大概率以横向整理为主。操作上应采取稳健应对策略,总仓位控制在六成左右,底仓持股为主,浮动仓位根据个股的资金流向和决策信号做好动态调整,紧盯大盘关键技术压力的资金流向做好高抛低吸操作。

 

    从上周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54个板块资金净流入,16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维持较高的进场积极性。其中化学制品、普通有色、西药、医疗器械与服务、银行、生物制药、金属非金属新材料、白酒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元件、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电子半导体、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计算机设备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算力、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有色、化工等周期类板块、部分消费板块,以及高股息的银行板块上。总体上,今年整体涨幅较大的科技制造等主线方向资金有一定的获利了结动作,同时芯片等方向有行业利空消息,进一步加大高估值科技制造板块的波动幅度。从战区走势来看,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处于弱势调整状态,主线方向的走弱和机会的退潮对市场做多积极性有一定的压制。同时,资金开始转向化工、有色,以及总体低位的消费板块上,而且相关板块在上周有一定的轮动涨幅,本周不排除会出现冲高震荡的走势。科技制造、周期类、消费类板块大轮动之后,市场机会可能会降低,等待新的政策驱动或相关板块急跌调整后再有局部活跃的机会。盘面上,资金在福建、海南等地域概念上炒作积极,部分高位题材股表现出一定的抱团投资炒作氛围。不过,随着部分个股的停牌核查,相关高位抱团品种资金分歧或进一步加大,应警惕高位抱团炒作品种的退潮风险。近期资金可能对确定性高或整体低位方向有防御性的配置,比如低估值、高股息品种,以及医药等。近期选股上应以防御性配置为主,继续坚持“避高就低”原则,不宜盲目追涨。中期机会上,市场从前期的流动性推升行情会向业绩基本面驱动的行情演变,底仓和中线选股上应继续聚焦上市公司业绩和中线资金的配置方向,对于全年业绩增长较为确定、估值合理,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外资以及牛私募进场、尚未大幅脱离成本的个股要重点挖掘和配置。短线机会上,对于前期大涨的主线机会应等待相关板块出现技术性超跌走势、多空资金明显回流后可适当关注。同时,中日关系紧张下,军工、水产等方向会局部活跃。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