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安装帮助指南
点击更换验证码 换一个
早:业绩维度需重视

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01-20   查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习近平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表示,我们都高度重视彼此互动,都希望中美关系在美国总统新任期有一个好的开始,愿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来源: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1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0% 其中四季度增长5.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来源:财联社

 

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月19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宣昌能,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股票回购和增持是国际通用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为配合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会同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并结合市场关切不断优化政策工具,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至10%,延长贷款最长期限至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便利银行和企业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表示,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产品受到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广泛欢迎。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政策工具实施以来,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市值百亿以上公司占比超四成,政策工具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动开展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是经营效益较好、管理层对自身业务发展有充分信心的优质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客户和网点优势,持续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实现银行与企业共同发展。来源:财联社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进一步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五个价值”,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的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来源:财联社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A股市场2025年有更多投资机会1月中旬,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集团在上海举办了一场2025年投资展望分享会。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表示,贝莱德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机遇,今年会推出更丰富的投资产品,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谈及A股市场,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在去年9月24日后迈入新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方向。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2025年神玉飞最看好A股的投资机会。主要看好三个方向:第一,看好科技,因为科技是全球浪潮;第二,从确定性角度,看好红利类资产;第三,看好消费,看好促消费政策带来的影响。来源:财联社

 

海通证券:市场回调已近尾声,行情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如果把去年9月24日定性为行情反转的第一波上涨,去年10月8日以来的调整则可定性为第一波上涨后的回吐。而回顾历史,历次牛市孕育期基本面还未发生明显改善甚至仍在下行,市场会进二退一。因此,我们认为去年10月8日以来的市场回调已近尾声。借鉴历史,历次牛市从孕育期步入爆发期的必要条件是政策进一步加码或落地,基本面出现明显方向性改善。未来若增量政策加速落地推动基本面改善,行情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在行业配置上,科技和中高端制造基本面确定性更高。科技方面,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叠加产业周期回升,支撑行情展开。中高端制造方面,我国供给占优、内外需有支撑,景气有望延续。地产和消费医药则存在较大预期差,随着资产负债表修复+财政政策发力,消费医药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同时,在政策发力下,房地产市场有望“止跌回稳”。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上周沪深主要股指呈现探底回升、强势上涨的走势,成交量较前一周略有放大。活跃市值冲高震荡、小幅上涨,资金整体进场积极性有待提升。

 

    消息面,2024年全年GDP数据公布,完成5%的增速目标,四季度5.4%的增速扭转二季度和三季度增速下降的态势,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四季度的政策效果,对股市稳定起到积极性的作用。本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中美元首通话对周五隔夜美国股市、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均形成正面影响,对周一市场的A股开盘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过,后续市场关注点会在特朗普对华的关税政策上,叠加春节假期临近,资金观望情绪会增加,市场可能会延续区间震荡的走势。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股指连续调整出现超跌信号之后触底反弹,央行、财政部政策预期管理较为积极,进一步夯实3100点位置和无穷成本均线的技术支撑。中美元首通话带来的积极反馈,短期股指走势有望维持平稳走势。同时,技术上13日成本均线、34日成本均线位置有一定的技术压力,尤其是上方的筹码密集峰3350-3400点一带有较强的阻力。叠加春节假期的临近,指数上行空间有待观察。同时,本周进入上市公司业绩预披露的高峰期,由于前期中小市值品种题材炒作较为充分,部分业绩不及预期或者业绩预降、预亏品种会进入风险释放阶段。市场资金会对业绩较为确定,以及分红预期较高的绩优蓝筹品种配置需求增加,从而有助于市场的稳定,短期指数维持在3200-3300点区间震荡的可能性较大。短期指数能否打破该震荡区间,主要关注美国对华关税的政策力度和节奏。从0Z指数走势来看:该指数二次探底后强势反弹,已经上攻至34日成本均线和筹码密集峰一带,该区域有一定的获利盘和解套盘的抛压。短期结构牛(大盘)指标显示:牛股比例低位不动,熊股数量明显降低至67.43%,马股数量有所抬升至27.84%,总体上熊股数量占比较高,市场仍有局部的超跌反弹机会。同时,上市公司年报预告进入高峰期,警惕部分高估值品种、业绩不及预期品种的风险释放。短线操作上应继续坚持稳健策略为主,仓位控制合理的投资者可实仓参与超跌机会,仓位重的投资者应借反弹做好仓位的调整和优化。

 

    从上周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56个板块资金净流入,14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有一定的进场积极性。其中元件、电子半导体、化学制品、通用机械、电气电源设备、证券保险、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百货零售、银行、传媒服务、服装家纺、石油化工、煤炭炼焦、公共事业、渔业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近期超跌反弹行情中,有政策消息支持的相对强势的消费、传媒板块,以及部分防御性的高股息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前期跌幅较大的科技成长类板块,如半导体、机器人等。由于短期市场的上涨定性为超跌反弹性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弹性较大的科技成长股风格占优,高股息品种资金操作不积极。但是,基于上证指数和0Z指数再度冲高之后面临重要的技术压力,注意超跌反弹之后短期获利盘和上方解套盘带来个股震荡的风险。成交量的总体萎缩下,板块机会会呈现快速轮动特点。盘面上,中线大牛股“寒武纪”由于业绩低于市场预期,股价大幅下挫;部分高位品种因为业绩预亏和预降出现明显的下跌。节前的选股上应秉承“避高就低”原则,技术面可关注技术超跌、短线涨幅小、主力资金有明显进场的品种;资金面可关注个股震荡期间主力资金继续增仓的品种;基本面应优选年报业绩预增的低估值、高股息或成长潜力品种。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